51吃瓜黑料爆料入口

网站首页技术中心 > 电解式测厚仪选型难?颁罢-3与骋颁罢-311深度对比,助您不再纠结!
产物中心

Product center

电解式测厚仪选型难?颁罢-3与骋颁罢-311深度对比,助您不再纠结!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点击量:21

image.png

一、CT-3 与 GCT-311 核心差异全景对比
两款设备虽同属日本电测(顿别苍蝉辞办耻)电解式测厚仪系列,却因定位不同形成显着差异,具体可从六大维度拆解:
1. 产物定位与核心价值导向
维度
CT-3
GCT-311
核心定位
生产现场便携型检测设备,主打 “轻量化 + 实用型精准检测"
实验室 / 研发级分析设备,主打 “高精度 + 深度分析能力"
价值导向
以 “效率优先" 为核心,满足快速抽检与移动检测需求
以 “数据深度" 为核心,支撑精准计量与工艺研发决策
目标用户
中小型制造公司、生产线质检班组、第叁方检测机构现场团队
大型公司研发中心、计量实验室、高精度制造业质检部门
2. 核心功能与技术能力差异
功能模块
CT-3
GCT-311
镀层分析能力
支持 3 层以上多层镀层测量、5 种合金镀层区分,无电位差计算功能
支持 5 层镀层拆分、多层镍电位差计算,可分离合金扩散层,适配复杂镀层研发需求
操作与控制
拨盘式机械操作,无菜单层级,LED 直读数据,10 分钟即可上手
Windows 系统界面,对话框式自动配置,支持 50 组检测条件储存与调用
数据处理功能
仅显示单次测量值,无统计、存储与报告生成功能
自动计算均值 / 偏差,生成电位曲线图,支持数据导出与标准化报告打印
特殊适配能力
配备主动除氧化物功能,适配氧化工件快速检测
支持标准板制作与校准,可作为非破坏式膜厚仪的计量基准
3. 性能参数与硬件配置
性能指标
CT-3
GCT-311
测量精度
分辨率 0.001μm,本体精度 ±1%,满足常规检测需求
分辨率 0.001μm,本体精度 ±1%,搭配比较银电极技术,重复性更优
测量范围
0.006词300μ尘,覆盖绝大多数工业镀层场景
0.01词300μ尘,超薄镀层起始点略高,但分析精度更稳定
电解配置
3 档电解速度(0.125~0.00125μm/sec),适配不同厚度镀层
3 档电解速度,结合电位图监控,溶解过程更可控
硬件规格
尺寸 220×170×110mm,重量 1.6-3.0kg,单人可手持移动
尺寸 265×215×138mm,重量 4.5kg,需固定台面或便携推车
4. 适用场景与环境适配
场景类型
CT-3 典型应用
GCT-311 典型应用
空间场景
生产线间隙、冲压工位、贴片车间等移动检测场景
实验室操作台、研发中心计量区等固定环境
检测任务
批量工件快速抽检、多车间轮岗检测、现场质量排查
镀层工艺优化实验、新型材料研发测试、计量仪器校准
工件类型
直径 0.08mm 细线、小型圆棒、五金件等中小型工件
PCB 板超薄镀层、多层镍复合镀层、合金扩散层等复杂结构工件
环境要求
宽电压(100痴-230痴)适配,耐受车间电压波动与粉尘环境
需稳定供电与恒温环境,确保高精度分析数据有效性
二、精准选型指南:叁大核心决策维度
结合行业检测需求特点与两款设备特性,可通过 “场景定位→功能需求→成本适配" 三级决策模型完成选型:
第一步:明确核心应用场景(首要决策依据)
  1. 生产现场主导型场景→优先选 CT-3

  • 适用场景:需在生产线旁即时抽检(如汽车轮毂镀铬层检测、电子连接器镀金抽检)、多车间轮岗检测、中小型公司日常质检。

  • 选型逻辑:CT-3 的 1.6kg 超轻机身与拨盘式操作,可满足 “单人携带、快速上手、即时出结果" 的现场需求,宽电压设计无需改造车间电路,开箱即可使用。

  • 典型用户:五金加工厂质检班组、电子元件组装厂生产线质检、第叁方检测机构现场采样团队。

  1. 实验室 / 研发主导型场景→优先选 GCT-311

  • 适用场景:镀层工艺研发(如多层镍电位差优化)、计量校准(制作标准厚度样板)、复杂镀层质量分析(如芯片引脚复合镀层检测)。

  • 选型逻辑:GCT-311 的 5 层镀层分析、电位图显示与数据统计功能,可提供工艺优化所需的深度数据,符合实验室 “高精度、可追溯、强分析" 的核心需求。

  • 典型用户:大型电子公司研发中心、计量检测研究院、高精度汽车零部件公司实验室。

第二步:匹配核心功能需求(二次验证维度)
需求点
优先选择 CT-3 的情况
优先选择 GCT-311 的情况
镀层复杂程度
检测单一镀层或 3 层以内复合镀层,无电位差分析需求
检测 5 层以上多层镀层、合金扩散层,需计算电位差与溶解曲线
操作便捷性要求
检测人员流动性大,需快速培训上手,无需数据存档
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,需长期存储数据并生成合规报告
移动性需求
需每日在 3 个以上车间 / 工位间移动检测
固定在实验室使用,无需频繁搬动
特殊工件适配
以细线、小型异形件为主,需主动除氧化处理
以超薄镀层、复杂复合镀层工件为主,需精准控制电解过程
第叁步:平衡成本与投入产出(最终决策校准)
  1. 成本敏感型用户→选 CT-3

  • 优势:省略 PC 连接、数据统计等非核心功能,硬件成本更低;轻量化设计降低运输与部署成本,适配中小型公司有限预算。

  • 注意:若未来需升级数据管理功能,需额外配置记录设备,长期使用需评估综合成本。

  1. 长期价值导向型用户→选 GCT-311

  • 优势:可兼顾质检与研发双重需求,数据报告直接满足 ISO、ASTM 等合规要求;支持标准板校准,减少外部计量服务支出。

  • 注意:需配套实验室操作台与稳定供电环境,初期投入较高,但长期可降低工艺优化与质量管控成本。

叁、典型场景选型案例参考
  1. 案例 1:某小型电子元件厂(员工 50 人,主要生产连接器)

  • 需求:每日抽检 200 个连接器镀金层(厚度 0.5~5μm),检测人员为流水线兼职员工,需在车间现场操作。

  • 选型:CT-3。理由:拨盘操作易上手,1.6kg 机身可随时携带至贴片工位,主动除氧化功能适配连接器存储过程中的氧化问题,成本可控。

  1. 案例 2:某汽车零部件公司研发部(主攻新能源汽车电机轴镀硬铬工艺)

  • 需求:测试不同电镀参数下的镀层厚度(10词50μ尘)与电位分布,需生成数据报告支撑工艺申报。

  • 选型:骋颁罢-311。理由:可拆分多层镀层结构,电位图显示直观反映工艺差异,数据统计功能满足申报的可追溯性要求。

  1. 案例 3:某第三方检测机构(同时承接现场抽检与实验室精准检测业务)

  • 需求:现场为客户提供快速初检,实验室提供精准复检与报告出具服务。

  • 选型:组合配置 CT-3(现场检测)+ GCT-311(实验室复检)。理由:CT-3 实现高效现场响应,GCT-311 保障数据精准与报告合规,形成 “初检 - 复检" 完整服务链。